首页 > 文化 >

筹算:小棍上的中国古代数学智慧 方式,数学

发布时间:2023-11-07 19:51:50来源:

筹算:小棍上的中国古代数学智慧 方式,数学

  【科技文明探源】

  今人眼中看似简略的数字,其实是人类数学发展数万年的智慧结晶。如何表现数、记载数,采取何种进制,直接决议了数学运算、使用乃至记载传承下去的方法。阿拉伯数字具有进位明确、便于书写等长处,成为现代世界通用的计数符号。

  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的创造,因为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而得名。学术界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在印度人这一创造之前,中国就发展出了一套适用、完美的记数体系——算筹记数法。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讨所研讨员邹大海表现,算筹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盘算工具,也叫算、筹、策、筹策、算子等。用算筹来记数和盘算以及相应的方式,称为筹算。筹算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在古代,中国数学是东亚数学的代表,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鲜明特点。邹大海觉得,相比于其他地域的古代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以盘算和算法见长,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泛采取筹算,不仅发生了先进的记数法,而且有一套表现未知量和代数式的方式,它以奇特的方法实现了代数符号的功效。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最早呈现在中国

  进制是数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其含义是“累计若干个基础单位即形成下一个单位”。人们比拟熟习的进制包含最常见的十进制、用于时光和角度计量的六十进制、盘算机领域常见的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等。

  进制的基本上发展出了位值制观念,即数字所在的位置可以表现该数字单位对应的倍数。例如在阿拉伯数字5234当中,5所在的位置是“千”位,表现5个千,而2、3、4在“百”“十”“个”位,分离表现2个百、3个十、4个一。许多记数体系没有位值制观念,例如古埃及数字由于没有位值制观念,显得非常繁琐。

  邹大海介绍,十进制最早见于古埃及;位值制最早见于古代两河流域,那里的人采取了六十进的位值制;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则最早来源于中国。

  中国人很早就采取了十进制,中国汉字的数字记法就是十进制体系。一既是基础数字,也是数字单位,此外常见的数字单位有十、百、千、万、亿、兆、京等。

  例如“一兆八千五百三十亿二千一十八万八千八百五十一”这个数,只要把空着的数位用〇取代,将兆、亿、万、千、百、十等数字单位撤去,就变成“一八五三〇二〇一八八八五一”,这与现代的“1853020188851”一一对应。可见,中国文字记数法是相当先进的,可以很容易跟通行的阿拉伯数字表现法进行转化。但是,中国文字表现法只是准十进位值制,尚不完美。真正采取十进位值制的是算筹记数法。公元14世纪以前,算筹曾是普遍应用的盘算工具,之后就逐渐被算盘所代替。

  算筹的形象相似筷子,源于远古人们用长条形小棍计数的习性。用算筹表现一至九有纵、横两种形式。

  《夏侯阳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意思是,对于一到五,是几就用几根算筹表现;对于六到九,则将其中所含的五用一根算筹放在上面表现,余下几就用几根算筹与之垂直放在下面就可以了。比如╥表现七,上面一根表现五、下面两根表现二。

  对于多位数,《孙子算经》记有其算筹表现法:“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古人在个位摆纵式,十位摆横式,百位又用纵式,千位又用横式,如此纵横交织进行。邹大海强调,原来只用两式的一种就够了,但纵横交织的方式更为清晰,也不容易弄乱。算筹记数法大约发生于西周、春秋之际,也可能更早。在出土的先秦陶片和货币上可以看到这种记数法的痕迹。

  筹算具有壮大的记数和运算功效

  筹算加减法比拟简略,古人没有记录。对于庞杂的乘除法,古人将算筹摆成三行,中行为乘积或被除数,下行为乘数或除数,上行为被乘数或商。运用九九口诀与算筹记数法相配合,就可以得出成果。这个进程在实质上与现代的竖式乘除法很接近。

  筹算还可以求解线性方程组,在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九章算术》中,用一种称为“方程”的方式来表现问题和求解,其表达方法和运算方式都跟现代的增广矩阵很类似,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方式在欧洲是18、19世纪之交才呈现的。邹大海介绍,在筹算的方程中,不同位置具有指示不同未知量和常数项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分别系数法。正是方程导致了正负数概念的发生,古代一般用黑色和红色的算筹分离表现负数和正数。

  《九章算术》也用筹算来开平方、开立方,还用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种方式不断发展,到宋代已形成了一套求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方式。宋元时期还发展出列方程的广泛方式,先是呈现了针对一个未知量求解的天元术,后来发展到最多可达四个未知量的高次方程组的列法与解法——四元术,用天、地、人、物指示未知量。邹大海强调,这种方式所列出的算式中除算筹和个别汉字“太”或“元”外,不应用符号,而是通过位置来体现未知量及其幂,实现了代数符号的功效,这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现代的符号方式更具优势。

  中国古代以文字和筹算配合,使得数学工作得以开展并传承。筹算以其壮大的记数、符号和运算功效,在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进程中施展了重大的作用。

  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筹算捷法和相应的口诀发展起来,之后筹算被珠算代替。珠算通过沿用、改进筹算的口诀和方式,在商业、会计和日常生活中施展着宏大的作用。

  但筹算也有其局限性。邹大海指出,筹算的毛病之一是无法保存演算的进程,中间操作有误就难以追溯。二是算筹应用起来比拟占处所。三是较难实现超过四元的列式和运算。

  筹算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明代天元术、四元术等失传,筹算被珠算、笔算代替,但其方式和思想仍在数学发展中施展作用,甚至已渗透到中国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

  邹大海强调,筹算的主要意义在于制定和运用一系列规矩和方式。筹算靠的重要是智力,并特殊讲求精准,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反应智力运动的用语都与筹算有关。比如策划叫“运筹”“筹划”,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表现指挥官在后方策划得好让前线取得成功。又如斟酌得周全叫“算无遗策”“胸有成算”,而策划失误则叫“失算”“失策”。其他如人们常说的“算计”“暗算”“计算”“算命”“胜算”等词汇,皆源自古代的筹算思维。

  “古人充足挖掘算筹记数法中的位置功效,并用算筹来表现代数式,设计相应的运算方式,形成了中国古代独具特点的筹算传统。中国古代的算术和代数在世界上曾处于先进乃至领先身份,与筹算有很大关系。筹算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筹算的思维也对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必定影响。”邹大海说。

(责编: )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