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藤”飞富民产业 “编”织幸福光景

发布时间:2023-08-19 13:11:14来源:
  一根藤条,千回百转,一双巧手,老茧摩挲。秦巴山、汉水边,汉中藤编技艺传承千年,当地百姓喜爱藤具的轻盈耐用,更爱它置于寒室不觉其奢、布于华堂不觉其陋的天然本色,藤筐藤箱盛着生活的重,藤椅摇曳伴着夏风虫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市考察时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北倚秦岭、南屏巴山的汉中是陕西的“小江南”,青藤在这里俯仰皆是。汉中是闻名遐迩的“藤编之乡”,2021年,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走进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十来名工人们正埋头工作,一根根藤条在飞动的指尖密密相扣,一把把藤椅恰如春蚕吐丝般渐渐织就。走进细瞧,每位工人的指尖都是厚厚的老茧,“刺破了,长上,再刺破,再长上,藤编技艺就是这么练出来的。”汉中藤编非遗传承人陈良顺说。

  要将一根根藤条变为精美的藤具,需要蒸煮、剥皮、编织、打磨、上漆等20多项繁复工艺。而编制手法也极为讲究,不仅要让藤具结实耐用,还要工整美观。陈良顺抚摸着一把藤椅说,“像这种最简单的藤椅,就有平编、缠扣、鱼鳞编等20多种编法。我们的大多数产品坚持纯手工制作,好的藤编产品很难被机器完全替代,一代代传下来的老手艺手工编制的藤具相比机器生产的更加舒适透气,这就是我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陈良顺的父亲陈太坤有一手精湛的藤编技艺,靠着这手艺养活了一家人。陈良顺从15岁起就跟着父亲学藤编,这辈子就钻进了这一件事里头。年轻时的他不光有一双巧手,还有一双铁腿,不仅跑四川、云南学习磨练自己的藤编技艺,还多次前往广州等地看样式、拓市场。这些年来,他一步步将家庭作坊升级成专业合作社,再升级成实业公司。

  小营生变成大产业。如今,良顺匠心已涉及藤编、竹编、棕编、扇编、草编的“五编”产业,在当地建设2800余亩青藤及木竹种植基地及350余亩棕树种植基地,形成原料生产—加工成品—销售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黄官镇居民李益全今年68岁,因为藤编,他跟媳妇实现了家门口增收。“在家闲不住,在这免费领藤条,公司按价按件收。小件可以在家做,像藤椅这种大件我们就来厂房做,我们两口子一个月能赚五六千元。”目前,公司已带动760余户农户,3000多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384人)增收。

  藤编还乘上了电商快车。公司销售经营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人手上,在陈良顺的儿子陈凌凯和儿媳唐芳的打理下,公司在多个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还做起了直播,藤编棕编产品还漂洋过海,卖到国外。

  “下订单的不乏一些海外奢侈品公司,他们看中的不仅是精湛的藤编技艺,更是非遗的魅力。我们不断拓宽产品品类,提升设计能力,目前产品已有涵盖室内外家具、室内外装饰装修、文创旅游工艺品、居家日用产品四大系列的300多种产品,并申请10余项国家专利。”唐芳介绍。

  一根藤条,缠绕着历史绵延的传统手艺,编织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羽翼。如今,汉中市南郑区藤编年生产量可达18万余件,藤编产业年总产值6000多万元,年均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藤编已经成为当地联农带农的富民产业。

  统筹/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