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网络微短剧爆火亟须完善监管

发布时间:2024-03-15 11:18:08来源:
近期,“横店半年产出超千部微短剧”、“爆款短剧编剧月入十万”等话题持续在热搜榜上占据一席之地,微短剧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甚至被一些人视为“一夜暴富”的传奇。然而,在流量与收益的爆炸性增长背后,微短剧的内容粗糙、运营混乱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短剧以低俗为卖点,追求眼球效应。相较于传统剧集,微短剧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短小精悍,有的作品甚至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长。在这些极为紧凑的剧情中,狗血剧情、犀利台词和密集的高潮点成为了吸引观众的法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甚至愿意为之付费。
 
以备受瞩目的微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为例,这部每集仅两分钟、共计82集的短剧在抖音上的话题播放量已经突破4亿次,上线首日充值金额更是高达2000万元。然而,在这惊人的流量与收益背后,微短剧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很多剧为了吸引人眼球,用低俗内容作为宣传手段,真是让人不忍直视,尤其是担心孩子在浏览手机时会接触到这些内容。”不少家长对此表示担忧。在多家平台上搜索后,记者发现部分微短剧确实存在低俗、庸俗、擦边等问题,剧情往往围绕着豪门恩怨、霸道总裁与娇妻、黑道斗殴等展开。这些镜头在自媒体推广中往往被截取为“高光”片段,引发了不少人的不适。
 
此外,微短剧行业的“暴富神话”也饱受质疑。虽然外界常常看到微短剧行业收入数字亮眼,但多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并不健康。很多项目为了增加曝光度,不得不购买大量流量,即所谓的“投流”,以此吸引观众付费订阅。然而,投流成本往往占到了项目收入的80%甚至更高,这使得很多项目的利润并不乐观。
 
因此,虽然微短剧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流量和收益,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内容质量、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只有这样,微短剧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和信任,成为影视行业的一股清流。微短剧市场的风云变幻,成本结构也在经历着剧烈的波动。去年,平均拍摄成本还维持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然而今年已经跃升至30万元至60万元,甚至更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当一部微短剧“火爆”时,充值金额可能超过千万元,但这背后往往意味着近千万的投流投入。在剧本创作、平台分成等成本之后,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短剧其实并不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涌入这个市场,竞价广告使得投流价格不断攀升。有些短剧甚至在拍摄过程中就开始投放广告,希望通过吸引用户充值来进一步增加投流。有制作方表示,一部成本为40万元的短剧,按照行业内的分成比例,充值需达到800万元才能勉强保本。
 
然而,这种高投入并不总是能带来相应的回报。有制作人透露,有时几百万的广告费用投入后,观众的留存率却极低。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不得不继续投流,因为如果没有广告支持,用户的充值意愿就会大幅下降。
 
去年7月,桂桂(化名)离开了某大型在线视频平台,投身于微短剧创业。然而,她很快发现,对于早期的短剧创业者来说,成功的几率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她表示,即使投入了几十万元的流量费用,也可能连一点水花都溅不起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微短剧所谓的“暴富神话”其实充满了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微短剧的充值乱象也让人担忧。与长视频不同,许多微短剧采用付费订阅模式,类似于网络上的连载小说或漫画。这些剧集需要付费观看,而且价格不菲。然而,一旦这些微短剧平台出现问题或者倒闭,消费者想要追回已充值的金额却困难重重。
 
市民小温就是一个例子。他在一款小程序中充值了365元购买年卡,但没用几个月就发现该小程序已经无法使用,而他的充值金额也至今未能退还。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传统的影视剧行业相比,微短剧市场虽然充满了机遇,但也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将是所有参与者都需要面对的挑战。微短剧领域目前尚未形成明确的收费准则和行业标准,同时缺乏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和市场监管,这导致该行业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显示出新业态的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专家见解
 
深化内涵,提升品质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讨论中,微短剧成为了多位政协委员热议的焦点。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指出,当前微短剧中存在部分内容制作粗糙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化其思想内涵,确保作品能够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王众一也强调,在微短剧发展的初期阶段,应抓住机遇,制定合适的规范,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