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长江禁渔三年多 从水中到两岸有哪些新变化?

发布时间:2024-04-13 09:59:54来源:
长江“十年禁渔”已全面实施三年多,这一期间,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修复进程不断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提升。那么,从水中到两岸,具体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水下的变化。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广阳岛河段的浅滩和深潭间隔分布,鱼类在深潭中大量聚集。为此,他们提出了在水下为鱼类营造与原有水底环境相似的人工鱼巢的方案,为鱼类创造适宜的栖息地。目前,长江重庆段已提出广阳岛等四个鱼类栖息地生境营造方案,鱼类生境累计增加120万平方米。
 
然而,保护和修复长江水生生态资源不仅需要在水中发力,还需要在岸上加强治理。在湖北宜昌的滨江公园,过去长江岸边码头林立,现在却已建成了绵延22公里的生态休闲廊道。正在施工的地方是城市生态水网的一个雨污调蓄池,它能在雨天储存城区有污染的初级雨水,并在晴天将其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一设施不仅减少了长江的污水排放,还为岸边增添了一片绿地。
 
长江禁渔三年以来,张家港清退了沿江的低效码头,清理了畜禽养殖户,并修复了江滩湿地,将这段长江生产岸线全面调整为生态岸线。
 
长江十年禁渔行动不仅修复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还推进了对两岸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和繁育。在长江流域,生长着一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也被称为“鸽子树”。由于其繁衍速度很慢,数量十分稀少,研究人员从2007年开始,从高海拔地区逐步将珙桐迁移到低海拔地区,每个阶段停留2到3年,最终使珙桐在海拔一两百米的园区安家。
 
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们也在持续努力,为保护和恢复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做出重要贡献。吴锦华表示,经过从高海拔到低海拔的驯化过程,树皮依然保持完整,未受到灼伤的影响,因此树木依然健壮生长。
 
园区的工作人员透露,刚开始迁地时,园区内仅有5到6株珙桐。然而,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里的珙桐数量已经增加到将近1万多株,保育成果显著。从迁移、安置到回归,对珙桐的保护和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上下游共同努力,共同守护一江清水。自全面禁渔以来,长江的鱼类资源量和生物多样性呈现出恢复态势,禁渔效果初步显现。这一成果不仅依赖于监管与执法部门的协同合作,更需要我们普通人的坚持与守护。
 
周元杰,一名来自贵州的潜水教练,与几名潜水爱好者一同来到位于贵阳息烽县养龙司镇的乌江水域。在18米深的水下,他们分工合作,两名潜水队员负责拖拽一个蓝色的筐,另外两名则负责搜索水下垃圾。大约半小时后,潜水队员们陆续浮出水面,每个筐都装满了水下垃圾。
 
以前,乌江息烽段的水域上布满了网箱,大量垃圾被直接倒入江中。自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实施以来,当地已全面拆除网箱养鱼,并成立了乌江流域退捕禁捕工作专班。如今,水质变得清澈,鱼类数量也增加了。
 
周元杰表示:“正是由于环境的改善,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个特别漂亮的,像水族缸一样的生态系统。它从底层的生物、中层的鱼类以及水生的植物都非常完善。”
 
长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80后的李响,来自湖北武汉,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如今从事长江生态保护的她,将大量业余时间投入到青少年的环保科普工作中。
 
李响作为环保科普义务讲解员表示:“小时候我内心就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长大了可以保护长江里的生物。大学的时候我选择了生命科学相关的专业,我当时就有一种冲动,想要去向大众科普。”
 
李响还告诉记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江生态的重要性,共同为保护长江生态做出贡献。她经常将孩子们绘制的长江大保护主题画作公开展示,并带领他们到江边,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环保科普义务讲解员李响表示,长江生态的修复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正因为这样,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坚守,耐得住寂寞。
 
最近,江苏南京的许多志愿者和热心市民纷纷来到三岔河闸口,观察小螃蟹洄游过闸的壮观景象。这种螃蟹成群洄游的现象被称为“蟹潮”,而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小螃蟹聚集,是几十年来首次出现。
 
由于南京段的长江水位会随着潮汐变化而涨落,志愿者们需要下水调整人工搭建的螃蟹爬行通道,确保它们能够顺利洄游。对于迷路跑到河岸上的小螃蟹,大家会将其捡回。为了统计今年螃蟹洄游的数量,这些被捡回的螃蟹都会被详细记录。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透露,螃蟹洄游的高峰期通常出现在晚上九点之后,因此他们发起了夜间志愿者值守活动。有些志愿者甚至能够坚持到凌晨一两点钟,始终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上。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