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小语种+”能成拯救外语专业招生“妙手”吗?

发布时间:2024-07-22 09:30:20来源:
近年来,面对人工智能普及与时代发展带来的双重挑战,小语种专业的实用性和市场需求相对缩减,小语种招生不断遇冷,为此,多所高校推出“小语种+社科类”“小语种+新工科”双学士学位复合人才培养计划。“小语种+”能成为拯救外语专业招生的“妙手”吗?

“小语种+”招生情况非常复杂

经过前两年录取分数线的大幅下降,在今年广东高招录取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推出了9个“小语种+”双学士学位项目,包括法语(国贸双学士学位)、朝鲜语(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德语(国贸双学士学位)等一系列双学士学位的专业,且俄语、日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小语种专业不再单独招生,入读小语种专业即全部就读双学位。在此情况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粤招生外语组物理类最低排位上升20271位,历史类最低排位上升10110位。

不过,记者对比其他高校发现,四川外国语大学在粤物理类和历史类新增西班牙语(“西班牙语-电子商务”双学位专业),今年在提前批专业组中投档最低排位物理类上升2804名,而历史类却下降965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提前批历史类在粤招生的日语(含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双学士学位项目)、西班牙语(含国际经济与贸易-西班牙语双学士学位项目)在专业组投档最低排位较去年下降501名至3232名。可见,“小语种+”的招生情况非常复杂,其对于小语种的“拯救”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小语种专业招生为何“遇冷”?

对于小语种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遇冷的情况,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晓斌教授认为,技术的进步、经济形势变化、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是包括小语种在内的外语类专业招生遇冷的重要原因。

刘晓斌指出,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机器翻译和智能语言处理技术日益成熟,在很多简单的商务文件翻译、日常交流等场景中,机器翻译已经能满足基本需求,不仅省时省力,且能节约成本,这正是当前小语种人才面临的现实问题。

刘晓斌指出,部分高校的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相对陈旧,教学内容和方法未能跟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有的外语类专业的开设门槛相对较低,当形势变化时,小语种专业便受到了冲击。“受目前经贸环境影响,特别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国际贸易和跨国合作的规模和频率有所波动。国际形势的变化客观上影响了外语类,特别是小语种专业的就业机会。”刘晓斌表示。

此外,整体社会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水平不断提高,且市场上也存在较多数量的外语辅导机构,大量非外语专业但具备良好外语能力的人才涌入就业市场,使得外语类专业毕业生的优势不再明显。

“小语种+”能否成破局“妙手”?

面对外语类尤其是小语种人才招生、培养的困境,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做好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就明确,高校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应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鼓励高校培养“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小语种+”成为不少高校外语专业试图“破局”的“妙手”。

针对当前外语类的招生录取状况,刘晓斌肯定了“小语种+”模式对于拯救外语类专业的积极意义。他表示:“‘小语种+’模式使得毕业生能够在国际化的科技企业中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能够参与国际项目的开发、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语言和技术支持。尤其是‘小语种+新工科’会更受欢迎,因为在工科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都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同时新工科相关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薪资水平,自然吸引了考生的关注。”

“小语种+”能不能被视作“灵丹妙药”?刘晓斌指出,事实上,高校不能完全依靠“小语种+”模式来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仍旧要重点关注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如果‘小语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在两个领域都学得不精,那么就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刘晓斌认为,高校要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就业指导、优化师资队伍、加强高端培养目标等三个方面着手。“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同时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与就业市场加强联系,只有解决了就业端问题,考生报考的热情才不会下降。”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